淺談身心動作(Somatic Movement)之二
接下來一個重要的提問是,為什麼身心學除了促進身體健康之外,還能夠幫助個人自我成長呢?
19世紀中開始,西方哲學界對於「身體」這個概念展開了許多的論辯。受到笛卡兒身心二元論的影響,西方生理學、醫學、心理學長期以來傾向以科學的角度來觀察人體現象,把身體當成一個物體、機器,以科學、理性的方式予以觀察、分析、測量、解剖,其背後的隱含的哲學觀點為「身體心靈二分」,認為所有的學習皆來自於心智而無關乎身體,唯有透過頭腦理性才能探究事物本質、瞭解、控制外在環境,把身體當成是阻礙心智運作的阻礙。然而身心學卻提供了另一個視野,也就是透過第一人稱的角度,來進行內在的反省、覺察,相信身心是息息相關的,身體是活、動態的,我們的身體時時刻刻都是處在一直不斷地改變與活動的狀態。
身心教育者深信,一個人若想要更深入地瞭解自己、成長學習,首先第一步應從觀察內在自我開始,有意識地打開自我覺察的能力,重新檢視自己身體的變化。當我們能夠深刻覺察到身體的不同感受,就能進一步瞭解自己的身體、心理和情緒,真正地成長與改變便會自然地發生。
而另一個更重要的部分是,身心學者相信,頭腦可能會假裝或玩把戲,但身體卻永遠不會說謊。身體記錄了我們過去的生命事件,而人體的動作(movement)具有深層的意義,每個行為和動作的背後,都有潛在的意圖。因此,透過「有意識地」覺察身體的動作,人們可以有機會反省個人的內在意圖,「我到底是誰?」「我真實的感受是什麼?」、「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?」、「我恐懼的是什麼?」、等深層的心靈議題,進而瞭解到自己目前的生命狀態與位置。
大部分的人們終其一生透過「頭腦」與「他者」來瞭解自己。我們從別人的評價、社會位置、外界的資訊來理解自己。我們的文化、教育體制、大眾媒體不斷地在告訴我們應該是誰,我們應該如何感覺,應該追求什麼、成為什麼,但我們從未曾真正學習過,什麼是我真實的感覺、慾望,我們甚至學會用他人的眼光、社會的標準、以及我們成就了什麼來評價、批判我們自己。以致於,我們所認識的那個「我」,不過是掩蓋在一堆社會標籤、頭銜底下的幻象。
「我到底是誰?」這個自古以來的終極提問,如果拋開各派哲學的理性論辯、頭腦的分析理解、人我的社會關係、外在成就、頭銜標籤,要如何回答何謂「我」—這個無以名之的存在呢?如何透過自己的經驗,找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真理?
於是,回到身體這個基礎點,在動作中經驗、覺察內在的感受和需要,重新檢查身體的結構、功能,體會身體當下的經驗、感官知覺,這個紮根於身體的經驗,才是屬於你的真實,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。我們常說要「做自己」,但作自己的前提是,從內在知道自己是誰,自己要的是什麼,並能為這一切負起責任之後,我們才能夠真的「成為自己」。
所以,身心動作是透過身體來經驗、瞭解「我是誰」的一扇大門。總的說來,身心學派理念共同之處為,主張身心是一體的,強調內在自我覺察;重視身體「接觸」的重要;透過習慣動作的重塑(Repatterning)以解除制約,啟發新的模式與可能性,因此在過程中,個人才能擁有重新選擇的機會,並產生改變與成長。
Comments